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国防疫纺织品现状分析及创新发展建议(4)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可复用方面,目前国内基本都采用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疫情发生后,短时间内无法满足巨大的需求,业内对可复用防护服的需求增加。为此,北京邦维开发

可复用方面,目前国内基本都采用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疫情发生后,短时间内无法满足巨大的需求,业内对可复用防护服的需求增加。为此,北京邦维开发了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其由表面织物、生物阻隔膜和内层织物采用热熔胶技术复合而成,产品对液态、气态、气溶胶等有害物质的有效防护,在重复洗消20次后其关键部位的过滤效率大于99%,可通过噬菌体病原穿透性试验测试,抗合成血液穿透达到 4 级以上。

高舒适性和易用性方面,防护服的高频率和长时间使用也驱使相关产品需满足舒适性和易用性的需求。如千榕科技的“一种抗血液、抗酒精、抗微生物手术衣”,大量应用新材料,克服了传统手术衣透气、透湿性能差、穿着不舒服、水洗后功能效果大大减弱的难题。威海威高的一次性使用手术衣材料采用SMS/SMMS系列高聚物纤维、木浆水刺高聚物纤维等形成的非织造布,产品根据临床需求,在其脖领处采用魔术贴和系带两种形式,设计上融入防护分级理念,临床可以根据手术衣领口的颜色来区分防护等级。

5 我国防疫纺织品科技创新发展建议

5.1 夯实防疫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科技创新是防疫纺织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我国防疫纺织品产能和产量在总量上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和地区,但由于发展时间短,相关高端装备、高精密零部件、高等级材料和先进生产工艺等方面仍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科技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重视基础研究及原始创新,将防疫纺织品行业纳入国家战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有利于防疫纺织品行业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有利于打破跨国公司的高端市场垄断,有利于保障防疫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安全。

5.2 完善防疫纺织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虽然我国防疫纺织品行业已能够满足抗疫基本需求,但在闪蒸法非织造布、高等级熔喷非织造布等重点产品和喷丝板、轧机、纺丝模头等核心零部件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需要通过联合攻关,突破技术瓶颈,并在应用中不断改进完善,提高产业链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5.3 加强防疫物资标准体系建设和对标工作

我国口罩、防护服标准化体系相对健全,但也存在民用医用产品标准尚未互认互通、关键原材料配套标准不完善、与国外标准对标不足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口罩、防护服关键原材料配套标准,从原材料端推进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纺织品的舒适性、防护性等性能提升,服务和指导产业链生产以及市场监管;有必要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民用医用口罩、防护服互通互认机制,提升疫情特殊时期的供给保障能力;有必要加强测试仪器研发和标准样品研制,定期开展国内外实验室检测结果比对和校准工作,提升国际供给能力。

5.4 推动防疫纺织品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防疫纺织品在抗疫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行业需要站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通过采用生物可降解原料、绿色助剂、低能耗绿色加工技术、耐久性可复用材料研发及配套洗消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推动防疫纺织品的可复用、可降解、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等工作,在服务全球抗疫工作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绿色发展责任。

[1] 韩玲,马英博,胡梦缘,等.国内外医用口罩防护指标及标准对比[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20,34(2):13-19.

[2] 韩玲,许小倩,郝栋连,等.医用防护服面料与结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展望[J].纺织导报,2020(9):38-44.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qikandaodu/2021/0718/2291.html



上一篇: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建环专
下一篇:浅谈计算机信息处理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审查调查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 | 科技创新与应用编辑部| 科技创新与应用版面费 | 科技创新与应用论文发表 | 科技创新与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