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体系构成与核(2)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之“时代任务论”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科技创新观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从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维度提出了科

二、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之“时代任务论”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科技创新观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从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维度提出了科技创新这一“时代任务论”。强调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新阶段,面临的科技创新任务十分紧迫。这一阶段,我们要完成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建设现代化强国等一系列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能否实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习近平总书记由此提出了科技创新时不我待、正当其时和强国利器等重要论点。

(一)时不我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革命的发展已现端倪,我国必须在这场革命中抢抓机遇,实现创新引领发展,如果在这一轮科技革命的竞争中,我国再次失去机会,不能执科技革命之牛耳,我国就很有可能失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特别指出:“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4]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有关科技创新的讲话中都反复强调,我国科技创新一定要抓住而决不能失去目前面临着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指出“抓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科技界要坚定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5]

(二)正当其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成就令人瞩目。但总体上,我国的发展模式还具有粗放发展的特征。我国的经济总量虽然已经跃居全球的第二位,但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还很突出。如果不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压力将越来越大。十九大后,我国进一步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任务具体提出来,如果今后我国还不能将发展模式从以要素投资驱动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转换为以创新驱动为主的现代发展模式,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我国必须想办法尽快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努力通过发展科技创新,增强创新驱动能力,使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源。[6]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实现从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7]

(三)强国利器

近代以来,由于我国科技发展落后,导致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活力不断下降,国家也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欺凌的对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事业,科技发展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科技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及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已空前地提高。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国利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8]

三、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之“特色道路论”

走具有中国特色之科技创新道路,是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之体系构成的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只有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一条有我国自己特色的创新道路,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才能取得成功。这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又由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体制改革、开放合作、功以才成等一系列论点组成。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qikandaodu/2020/0804/532.html



上一篇:论经济犯罪的智能化特点研究
下一篇:科技创新政策驱动下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做好科研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 | 科技创新与应用编辑部| 科技创新与应用版面费 | 科技创新与应用论文发表 | 科技创新与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