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创新与应用》栏目[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数据[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收稿[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征稿[05/29]
- · 《科技创新与应用》刊物[05/29]
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体系构成与核(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扎实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长期战略,也是近期工作重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长期战略,也是近期工作重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发扬钉钉子精神,扎扎实实、一件事一件事抓好,努力抓出成效”[2]。从国家层面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扎实推进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针对一些我国相对国外存在一定差距的领域,紧紧跟踪全球科技发展的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差距;二是要对一些在关键技术上依然受制于国外的领域,以问题为导向,坚持通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制约产业进步的技术瓶颈。[9]习近平总书记还要求各地在扎实推进上要因地制宜,强调“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10]
(二)重点领域
创新活动也存在着如何找准重点突破领域,找准重点突破方向的问题。只有找准了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创新才能形成突破口。近年来,我国虽然已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明显进步,制造业总体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但创新能力不足这一短板并没有消除,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缺心少魂”现象还相当普遍。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尽快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11]同时,还要面对世界各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出现的新趋势,在与世界主要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竞争中,努力做到率先找到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和突破口,努力抢占未来科技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提出要求,“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1]
(三)市场导向
创新活动必须与现实需要相结合,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现实需要常常是通过市场需求反映出来的。因此,科技创新活动如果只是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没有后续的产业化市场化跟进,这种创新活动对经济活动就不能起到促进作用,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针对这种情况和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求,“创新不是发表论文、申请到专利就大功告成了,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12]。要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科学技术工作者们“要增强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从实际出发,确定创新的突破口,努力形成新的增长动力”[12]。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还明确提出,“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1]
(四)企业主体
要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关键是要处理好创新活动和市场需求的关系。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以来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和一贯提法,多次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13]。这里的重点,是强调坚决确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这是由于,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的经营和竞争力提升,始终是以市场为目标的,只有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才能避免我国长期存在的,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一些科研机构与企业相互之间存在的在创新角色上错位的问题,保证“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14]。从实践上看,由于我国长期坚持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主体地位,坚持产学研协同发展,近年来我国技术进步加快,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提升,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相对有所好转。
(五)体制改革
要真正做到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需要经历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到最终市场化成功的一系列过程,涉及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人才支撑、政策支持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创新涉及因素的广泛性、复杂性特征指出,创新活动还需要高度重视相关体制的改革工作,要消除一些制度障碍对创新活动活力和创造性的制约,要将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方面的工作都抓好,不能让既有的制度障碍影响创新活动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活动效率。强调“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5]。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qikandaodu/2020/0804/532.html
上一篇:论经济犯罪的智能化特点研究
下一篇:科技创新政策驱动下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做好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