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科学课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探研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应当以科学课堂教学为基础,进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拓展,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乐趣的探究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应当以科学课堂教学为基础,进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拓展,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乐趣的探究环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教师要在课外科技活动中融入最新的科学知识,做到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大胆创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钻研新的事物,创造新的事物。

一、方式多样化,发掘课外科技活动的潜力

科技的种类多种多样,所运用的科学原理也各有不同。因此,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科学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时,要注意丰富课外活动的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科技知识。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时,不应局限于教室、实验室,还可以借助家庭、社区、科技博物馆等多种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不仅要注重场所的多样性,还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发掘课外科技活动的潜力,激发学生对科学课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

比如,教学“我的水钟”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制作水钟的材料和制作过程,然后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简单的工具组装一个小水钟。学生组装完小水钟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小水钟水流的快慢是由什么因素影响的,如是受水流量的大小影响,还是受水位的高低影响,抑或受水钟的形状影响等。在学生制作完小水钟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学模型,让学生体会小水钟的工作原理——等时性原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生在制作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行解决,让学生动手克服困难,在实践中感知水钟的工作原理。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和视频,分析水钟的作用,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水钟与太阳钟、沙漏等计时工具有哪些区别,以及水钟对摆钟的出现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二、创新自主化,增强课外科技活动的活力

在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探究科学的奥秘,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制订科技活动的计划,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明确实验步骤等。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鼓励学生参与自主创新活动,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增强课外科技活动的活力。

例如,教学“磁铁”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说一说自己在平常玩磁铁时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然后将一些磁铁发给学生,让学生深入探索和研究。学生平时玩磁铁只是单纯出于好奇,很少主动思索磁铁的科学原理是什么,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探索,主动探知磁铁的科学原理。要让学生自主设计关于磁铁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过程,了解磁铁两极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制指南针,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创新能力。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如探索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磁铁的用途,进一步发现磁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活动系列化,提高课外科技活动的吸引力

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在于日积月累。教师除了要强化日常教学之外,还要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科技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观科技展,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和科技节等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提高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帮助学生不断吸收科技创新知识。

例如,教学“运动和力”这一单元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运动现象。教师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产生变化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让学生寻找运动的物体,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中寻找运动的物体,并加以描述,或者教师选择特定的事物或现象,让学生进行分析。如教师踢一只足球,然后让学生测量足球在操场中运动的距离和轨迹,深刻感受事物的运动规律。另外,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物体。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运动的物体,并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是否感觉到车在前进,以及以什么为标准感觉到自己坐的车在前进。这一系列的展示和思考,能让学生感受到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变化中的作用。又如,教学“小车的运动”时,教师可以通过特定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小车的运动方式,了解小车运动过程中存在的拉力和推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养成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这一系列活动,能够提高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qikandaodu/2021/0622/2194.html



上一篇:利用科技创新促进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双循环格局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研究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 | 科技创新与应用编辑部| 科技创新与应用版面费 | 科技创新与应用论文发表 | 科技创新与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