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走进微众银行总部,学习互联网金融科技创新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前言: 作为国内第一家互联网银行、也是首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坚持科技立行、科技兴行的发展之路,致力于推进科技创新,坚持普惠金融的定位不动摇,在严守风险合规底线的基础

前言:

作为国内第一家互联网银行、也是首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坚持科技立行、科技兴行的发展之路,致力于推进科技创新,坚持普惠金融的定位不动摇,在严守风险合规底线的基础上勇于开拓、积极创新,为探索互联网金融新路、践行普惠金融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什么选择微众银行作为学习标杆?

  • 首家互联网银行和民营银行

2014年12月12日,由腾讯公司及百业源、立业集团等深圳知名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微众银行正式获得原银监会开业许可;同年12月16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成为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它的开业被视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 全国首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商业银行

2018年初,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深圳市2017年第二批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名单”,经过多轮严格评审,微众银行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为国内银行业中唯一一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的商业银行。

  • 分布式商业基础设施提供者

2017年初,微众银行提出了“分布式商业”概念,目前已被行业广泛接受,各企业对于“分布式商业”的理解取得共识。随着金融科技的逐步成熟,今年微众银行进一步延伸了金融科技战略的内涵,提出了做“分布式商业基础设施提供者”的全新金融科技战略。


学习微众“探索金融科技,坚守普惠金融”

对标学习微众银行课程介绍:

  • 微众银行介绍和金融科技战略解读
  • 中外银行科技发展格局
  • 微众银行创新机制与模式
  • 分布式商业和公众联盟链应用


如何对标微众学习

外界学习微众银行,必然会学习微众银行的开放银行理念。作为国内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在多年的经营实践中,微众始终坚 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金融科技的前沿领域做出了积极探索并初步建立起核心竞争力, 为践行普惠金融奠定了坚实基础。近日,耕云学院组织某银行30余名高管走进微众银行总部,深入学习互联网金融科技创新和发展。


走进微众对标学习:企业文化之旅

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互联网银行,是具有很大潜力的独角兽企业,它的文化与是如何跟上企业发展速度?带着这样的疑问,学员们跟随微众银行工作人员来到了微众时光长廊,在这里讲解员现场介绍了微众银行的发展历程、战略定位、微众银行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走进微众对标学习:金融科技之旅

作为走进微众银行学习的第二站,为了让学员们能够深刻了解微众银行的业务和金融科技战略的内涵、演进历史、取得的成果,微众工作人员带领学员们走进了微众银行数据中心。通过现场讲解员对金融科技行业的各种创新机制与模式的详细讲解,学员们了解了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操作方法及其优缺点。


走进微众对标学习:微众高管交流座谈

  • 互联网金融产品运营
  •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和解析
  • 互联网企业的金融案例分析
  • 传统银行应该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


文章来源:耕云学院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zonghexinwen/2020/0729/480.html



上一篇:电业公司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信息化电网发展
下一篇:科技部解读促进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若干意见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 | 科技创新与应用编辑部| 科技创新与应用版面费 | 科技创新与应用论文发表 | 科技创新与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