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吴晓求:以金融改革推进科技创新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日,西部金融研究院2021重庆夏季峰会圆满落幕。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围绕科技创新作主题演讲。现将精彩观点摘编分享如下: 图/江北嘴

近日,西部金融研究院2021重庆夏季峰会圆满落幕。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围绕科技创新作主题演讲。现将精彩观点摘编分享如下:

图/江北嘴财经智库

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活力,金融如何服务于创新,如何活跃科技进步?这是个举足轻重的问题。重庆如果要在科技创新中心和金融领域里有所突破,必须要积极地探索出新的、多元的金融业态,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

推动风险类金融业态多元化、多样性发展

基于脱媒的市场发展是金融改革的核心元素,要高度意识到市场发展的重要性,走和十四五规划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形成与当前国家发展模式相适应的多元金融业态,促进金融功能与科技创新相匹配。

一方面是推动金融业态的多元化。既要满足市场上投资者多元化的资产管理要求和全社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也要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便捷支付功能。

另一方面是推动金融业态的多样性。满足实体经济投资者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必须创造多种业态的金融。推进金融业服务于科技、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更是要推动金融业态多元化,尤其是各类风险金融业态要多样化。

此外,金融功能要与科技创新相匹配。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科技,要发挥现代金融业务与科技创新行业需求相匹配的功能,新的金融业态要与新技术转变成相配套产业,实现金融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注重研究金融新业态产生机理及风险特征

为使金融业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需要对多元化的金融业态和风险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各种风险类金融业态的研究。同时金融体系应着眼于未来,重视金融风险的防范,建设和丰富金融生态系统。

一是监管部门要创新监管理念和标准,研究新金融业态和风险,要研究新金融业态的产生机理和风险的特征,为制定与新金融业态发展相适应的监管政策提供辅助作用,以量身打造的准则去监管不同的金融业态。

二是在未来科技创新、金融发展中要找准定位。发扬探索精神,准确找到新的发展切入点,敢干、敢闯、敢想、不怕担责和不怕承担风险,探索一个新时代重庆的发展模式。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储备模式,培育出区域创新文化氛围。要打造区域内的头部企业,支持头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发挥头部企业的巨大效益。此外,还要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政策框架,发挥重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优势。

三是为创新创造提供容错机制。要在金融和科技创新之间创造一种容错机制,有关部门对于探索出现的失误不过于追责。

图/江北嘴财经智库

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

资本市场的资金汇集,培育、丰富了资本市场,助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新科技转变成新产业的过程中包含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金融作为一种制度性供给,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上多样化科技创新的金融需求。

那么,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

一是利用现代金融分散和承担新技术转变成新产业过程中的风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围绕着资本市场的各种新金融业态,推动科技创新以及新科技到新产业的转型,利用多样化、现代化的金融业态环境促进科技创新的进步。

二是不断推进金融结构的市场化改革,抓住改革核心,提高金融功能和效率。切实提高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和效率,拓宽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范围。其中,包括财富管理、便捷支付体系、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提高信贷支持力度等。还要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加大金融市场化的改革力度以及金融开放力度,促进科创企业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是要跟上金融创新的时代步伐。必须深刻地洞察金融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把握未来顺势而为。要提示新的金融业态、新的金融创新风险,通过准则、通过侵入的方式去约束去筛减新的金融风险。基于市场化技术的重构以及开放,我们金融业监管的制度、机制、准则都应该实时调整。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zonghexinwen/2021/0616/2160.html



上一篇:科技创新持续加码 29家上市公司一季度研发投入
下一篇:重庆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亮相 这些“黑科技”可能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 | 科技创新与应用编辑部| 科技创新与应用版面费 | 科技创新与应用论文发表 | 科技创新与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