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国如何实现“双碳”目标?专家学者:科技创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9-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21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环保主题论坛。杨洁英 摄影 中新网太原9月5日电(记者杨洁英、曲丽霞)中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低。

2021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环保主题论坛。杨洁英 摄影

中新网太原9月5日电(记者杨洁英、曲丽霞)中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低。实现从碳峰值到碳中和的最短时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如何实现上述目标? 4日,在2021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环境主题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各项政策不断加强对碳中和的引导和布局,社会各界关注碳中和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何克斌表示,理解“双碳”目标,切入点是气候合规,核心是产业竞争,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巨大的牵引力和驱动力。 “双碳”目标与“美丽中国”目标高度契合,具有协同路径。未来碳减排路径的选择将是“五碳并举”,即资源效率与碳减排、能源结构碳减排、地质空间碳储存、生态系统碳汇、市场机制碳融。

“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减碳为重点的战略方向,促进污染减排协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 “污染减排与碳减排协同增效,要在时空协同、过程协同、区域联动、深度脱碳等方面优化路径。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支撑我们从宏观、中观层面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以及微观层面。”何克斌表示,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要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革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任南奇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

目前,中国已将碳达峰和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制定了一系列行动计划,推动“双碳”目标的落实。

“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性支撑。”中国环境科学院院长李海生在谈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的对策建议时说:一个责任制、一个政策体系、一个行动体系,建立以科技为支撑的创新体系,以能源革命、产业转型、技术升级为重点,突出原创、突破、颠覆、引领,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碳融合等技术攻关。颠覆性技术。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艾认为,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动力,在同时解决生态环境的高标准。保障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但必须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解决我们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今年的太原能源与低碳发展论坛首次增加了环境议题并安排了专题研讨会,旨在通过论坛的高端对话平台、成果发布平台和国际合作对接更好地凝聚各方智慧平台。高标准保护准生态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相互促进、走出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完)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zonghexinwen/2021/0905/2365.html



上一篇:坚持科技创新 强化服务意识 推动渝北工业经济高
下一篇:第十九届“海科会”成都启幕 聚焦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 | 科技创新与应用编辑部| 科技创新与应用版面费 | 科技创新与应用论文发表 | 科技创新与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