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标准化、科技创新与新能源发展的关系研究(5)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5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标准化、科技创新与新能源发展的关系分析,以新能源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国际石油价格、二氧化碳排放量、国家标准

5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标准化、科技创新与新能源发展的关系分析,以新能源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国际石油价格、二氧化碳排放量、国家标准存量作为自变量,以新能源发展作为因变量,进行了标准化、科技创新与新能源发展的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科技创新与新能源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的关系,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协整方程为LNY=0.614×LNX1+0.371×LNX2+[AR(1)=0.784],科技创新经费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则新能发展增加0.614个单位,国际石油的价格每增加1个单位,新能源发展增加0.371个单位。当三者出现非均衡状态时,将以0.001 8的作用进行调节,使之回到长期均衡的状态。

标准化与新能源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回归方程为 LNY=7.782+0.002×X4+[AR(1)=0.563],说明标准每增加1个单位,新能源发展的将增加0.002个单位。当这种长期稳定的状态出现不均衡状态时,修正模型将以0.307进行调整。此外,科技创新的投入与国家标准存量具有严重的共线性,其相关系数高达0.936,表示标准化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5.2 建议

根据研究结论,国家标准存量、科技创新与国际石油价格对新能源的发展均具有促进作用,为了使新能源更快的进入高质量阶段,结合目前新能源领域内标准化、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具体建议为:

在科技创新方面,首先,国家应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科技创新制度,营造融洽的科技创新氛围,减少科技创新资源封闭现象,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新能源作为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关键部分,国家应充分给予政策支持,推动技术进步。其次,应加大新能源技术的研究,促使高效发展。虽然目前弃风限电现象有所好转,但是仍然有大量的损失,2017年因弃风限电造成的损失量为419亿kW·h,弃光限电损失量约为73亿kW·h,其中甘肃、新疆、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的弃风率达到10%以上。从上述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风电消纳的技术有待提高,应加强这方面技术的研究,减少弃风弃光现象,提高能源效率。最后,应加大新能源产业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发挥创新性人才的能动性,实现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

在标准化方面,首先,国家应制定适宜的标准化发展模式。结合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有重点的推动和实施标准化活动,利用标准化促进技术进步,促使新能源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其次,加大技术标准的培训工作。加强对新能源产业利益相关方标准化教育的关注度,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制定标准化教育模式,提升对标准的认知层次,加快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的转化过程。最后,加强标准化与新能源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一定的滞后期下,国家标准存量是新能源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是,所以尚未形成互动反馈机制,应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使其形成互动反馈机制。

[1]陈蕾琼,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 (22):212-215.

[2]陈珊.基于 DEA 及 Malmquist 指数的我国新能源发电效率评价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7.

[3]唐骁.国外绿色港口经验借鉴[J].时代金融,2015(9):153-155.

[4]魏敏真,王哲,郑凯泽.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8(2):29-31.

[5]卢超,尤建新,戎珂,等.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14(12):26-35.

[6]李晓红,孔令辉,赵烁.清洁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激励效应研究[J].会计之友,2019(2):103-108.

[7]莫神星.论以科技创新推动能源技术革命的路径[J].上海节能,2018(3):139-145.

[8]任海军,赵景碧.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基于碳排放分组的PVAR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8(7):30-34.

[9]李华晶,孙怡,任璐.新能源上市公司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21):240-246.

[10]李苑艳,陈凯,顾荣.基于政策工具和技术创新过程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创新政策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8(6):33-39.

[11]陈庭翰.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问题与解决路径分析:以技术维度为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9):124-128.

[12]张清辉,陈云伟.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扩散博弈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2018(5):393-400.

[13]林翎.能源管理与能源节约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进展[J].中国标准化,2017(11):39-42.

[14]郭敏杰.能源标准化为节能降耗保驾护航[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3(10):33-34.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qikandaodu/2020/0716/391.html



上一篇:基于科技术语共享性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下一篇:苏黔两省地区贫困对比及解决方法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 | 科技创新与应用编辑部| 科技创新与应用版面费 | 科技创新与应用论文发表 | 科技创新与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