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云从科技创新故事:从中科大到创业,20年苦研,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楔子】 大风起兮云飞扬 振翅飞跃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只有一种生物能做到——蓑羽鹤,借助喜马拉雅峡谷的上升气流,顽强地完成雄壮的生命迁徙。站在人工智能的时代风口,仰望理想

【楔子】

大风起兮云飞扬

振翅飞跃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只有一种生物能做到——蓑羽鹤,借助喜马拉雅峡谷的上升气流,顽强地完成雄壮的生命迁徙。站在人工智能的时代风口,仰望理想之巅的流云。

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到美国留学时,研究重心从语音识别转到了图像——师从计算机视觉之父黄煦涛(Tomas S. Huang)教授、先后在 NEC 美国加州研究院和中科院从事研究工作,他所在的团队曾连续9次获得世界智能识别类型的冠军:PASCAL VOC、IMAGENET、FERA……奖项拿到手软。

一次偶然的机会,周曦在游泳池发现有人尝试用摄像头监测溺水人群,并发出预警。那一瞬间令他震动:人工智能技术不是冰冷的算法,是有生命温度、可以帮助到人类和社会的“伙伴”。于是在26岁那年,周曦决心做一个科学工匠,把技术理论转化为能够造福社会的产品。

回国之后,这一萌芽的种子在沃土之上扎根、成长。“机器永远都无法取代人……我们要相信人的力量,将人工智能与人结合。人能够在很复杂的环境,很小样本的情况下,做出创造性的决定。”周曦坚定地认为。“天马踢踏/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选择永恒的事业/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2020年11月,云从科技公开了全球首个基于人机协同体系打造的AI操作系统——云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CWOS)。云从计划,通过人机协同操作系统推动AI工程学,提升AI应用大规模普及的能力。


(2020年11月,云从科技人机操作系统CWOS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正式发布)

在人工智能产业,中国与大多数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人机交互、协同,站在数据优势和政策支持的基石之上则大有可为。

风已至,云从之。

【企业概况】

机“智”过人,“云端”漫步

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3月27日,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目前,企业在广州和上海分别设立办公大楼,以实现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的优势资源联通与互动。与此同时,在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构建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融合方面独具人才、技术与区位优势,筑就良好的产业生态。


(坐落于上海浦东张江人工智能岛上的云从科技大楼)

云从科技致力于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和各行业智慧化转型升级——一方面,凭借着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打造了人机协同操作系统,通过对业务数据、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的全面连接,把握人工智能生态的核心入口,为客户提供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人工智能服务;另一方面,基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企业赋能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等应用场景,为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提供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行业解决方案。

十年一剑,累积机器智慧

云从科技汇聚了众多优秀人才组成人工智能研发团队,拥有自主可控且不断创新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实现了从智能感知到认知、决策的核心技术闭环。

截至2020年6月末,员工总数为1746人,其中研发人员为873人,占员工总数的50%。公司自主研发的跨镜追踪(Re-ID)、3D结构光人脸识别、双层异构深度神经网络和对抗性神经网络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均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其中:跨镜追踪技术获得了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冠军;3D人脸重建、OCR、语音、机器阅读理解等技术在世界权威数据集刷新纪录;深度学习、视觉识别等领域论文在国际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学术会议与期刊上发表。

(2020年1月,云从科技跨镜追踪技术获得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一等奖)

公司及核心技术团队曾先后9次获得国内外智能感知领域桂冠,并于2018年获得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公司受邀参与了人工智能国家标准、公安部行业标准等2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并同时承担国家发改委“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高准确度人脸识别系统产业化及应用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建设任务。截至2020年12月1日,云从科技及子公司拥有专利142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40项和外观设计专利58项。

成立至今,云从科技从一级市场共获得了超30亿元的融资金额。在资本的加持下,云从科技将大笔现金投向技术研发。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云从科技研发费用占各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2%、31%、56%和112%。高研发投入也带来了相应商业化成果。2017年至2019年三年营收平均增长率达358.47%,确认收入的项目数量由 2017 年的 273个增加至 2019 年的 2114 个,处于高速增长状态。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zonghexinwen/2021/1001/2400.html



上一篇:核科技创新大有可为 我国已建立起完整的核工业
下一篇:北京全面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中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 | 科技创新与应用编辑部| 科技创新与应用版面费 | 科技创新与应用论文发表 | 科技创新与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