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国特色大科学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构建研(6)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研究结论 大科学工程管理模式是包括组织管理模式、管理流程、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在内的系统的、整体的创新模式。完善大科学工程管理模式,有

三、研究结论

大科学工程管理模式是包括组织管理模式、管理流程、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在内的系统的、整体的创新模式。完善大科学工程管理模式,有利于优化大科学工程管理流程,帮助和促进研究人员自主创新,营造适合创新的内外部环境,从而加强大科学工程的成功率,提升我国科技综合水平。通过实施大科学工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科学工程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对其他科技项目管理也有着启示和参考意义。[31]根据大科学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大科学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笔者把大科学工程生命周期划分为:顶层设计、预先研究、评审立项、实施管理、项目验收、成果转化、项目评价和后续跟踪等阶段。针对每个阶段,从必要性、流程和重点工作等方面进行总结,得到大科学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七个阶段设计结果:在顶层设计阶段,按照遵循未来科技发展战略形成共识和优先领域的提出要服从国家战略目标的原则,采用德尔菲调查、技术预见等方法,分析经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识别大科学重点战略领域与技术,深入分析确定重点领域和主要方案,绘制技术路线图,制定大科学工程实施方案。然后,对大科学工程的目标模式、框架结构、重点领域、方式方法、运行机制和成本收益等问题做出战略性安排与部署。重点掌控大科学工程管理框架设计、国家大科学工程专项资金统一设立和长远规划的布置等问题。在预先研究阶段,遵从国家大科学工程的总体规划,合理制定预研经费来源和配置方式,重点做好工程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的验证等工作,在预研的基础上发布科技项目立项指南,并据此进行科技项目立项审批工作。在评审立项阶段,按照发布指南、项目申请、立项评估、确定资金来源、项目审批及合同签署等流程,做好专家评审制度的完善、立项评估体系的完善和全社会招标制的实施等工作。在实施管理阶段,遵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及项目群管理理论,从评估、风险、质量控制和进度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面管理。完善项目中期评估体系,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完善项目风险监控体系,实行全过程风险控制;强化项目质量控制,做好项目质量计划、项目质量检验及评定工作;做好关键过程的识别和控制等工作。在项目验收阶段,从验收材料的准备、验收方式的确定、验收意见、建档及移交等方面,合理明确项目验收流程。同时,应提高结题时间管理水平,要明晰责任,一旦项目产生拖延可进行责任追溯。除此之外,应为验收工作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并对信用档案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在成果转化阶段,首先应根据大科学工程的特点和所属的不同合作方式来选择适宜的成果转化模式,并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坚持重大成果报告制度、重大成果发布制度及学术报告、论文和专著的发表制度。此外,着重关注相应政策的完善,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增加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并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和激励机制。在项目后评价阶段,按照设置组织项目后评价机构、启动项目后评价工作、确定项目后评价对象等一系列科学、公正的评价程序规范项目后评价工作,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供适当的资金保障,并建立大科学工程成果信息共享平台,将项目后评价结果作为后续评审和考核的重要指标,以实现对新项目过程管理的指导作用。

[1]董佳敏,刘人境,张光军.大科学工程组织管理模式对比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6,(16):183-188.

[2]王贻芳.建设国际领先的大科学装置 奠定科技强国的基础[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5):483-487.

[3]杜澄,尚智丛等.国家大科学工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4]李建明,曾华锋.“大科学工程”的语义结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1,(11):1607-1612.

[5]邢超.参与或加入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经费投入模式刍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2,(4):22-24.

[6]聂继凯,危怀安.大科学工程中政府角色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基于5个大科学工程案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4):6-10.

[7]王续琨,张春博.试论大科学工程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8.

[8]孟春瑶.高校承接大科学工程项目的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9]陈光宇,王惟贤,邵云飞,何菊芳.大科学工程项目效率动态建模方法[J].技术经济,2015,(12):93-100.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网址: http://www.kjcxyyyzzs.cn/qikandaodu/2020/0716/396.html



上一篇:加强国际人才研究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下一篇:面向OBE理念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科技创新与应用投稿 | 科技创新与应用编辑部| 科技创新与应用版面费 | 科技创新与应用论文发表 | 科技创新与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